“反正我也畢不了業(yè),隨便吧!”
卡姆·托馬斯,過去兩年都是網隊頭號得分手。9月初簽了一年600萬合同——放棄的是兩年3000萬(第二年球員選項),基本和網沒有未來了。
大概在本世代,卡姆·托馬斯代表這類人:
“隨便找個槍手給他30分鐘時間和18個投籃,總能刷到20分吧?”他有籃子,能要到罰球,吃得下球權,持球擋拆得分,抓住一切機會投籃,每場給你20分,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既帶不好年輕人,也磨不出戰(zhàn)術。他能賣點球票,讓比賽不至于變成高中校隊訓練。
夏天我去印第安納小馬主場時,有位前輩深情回憶說,佩頓·曼寧當年在球隊為啥招人愛呢?“他記得每個球員和每個工作人員的名字?!薄粋€橄欖球五十幾個人,更衣室像一條漫長跑道,有些球員只認識隔壁衣柜的哥們,曼寧記得所有人,于是人人愛他。
反過來,網隊這些球員在下個賽季,會多熟悉彼此呢?我也不知道。
《駱駝祥子》有言:“一切貧而不難看的姑娘——象花草似的,只要稍微有點香氣或顏色,就被人挑到市上去賣掉?!?/span>
類似邏輯:下季布魯克林網也許沒人是安全的:
德明?特勞雷?也許克羅尼?其他人都可能隨時被挑走。
我想象中網隊的厚度:
德明、特勞雷
卡姆、基昂·約翰遜
曼恩,齊威
小波特,克羅尼,威爾遜
克拉克斯頓,夏普
但這也只是瞎想:到開季時,一切都可能會變。
選秀大會,網隊選了德明,我理解是“我們得不到巔峰本西,所以決定選個自己的本西?!?/span>
之后網隊又選了特勞雷——法國媒體此前幻想過他能沖擊前五,會成為文班亞馬的終身搭檔。問題是:德明和特勞雷應該都是組織者。
上季網隊大部分失利,都是因為沒人控場,卡姆·托馬斯遂有了自己是4000萬年薪級別球星的夢想。
現在選一堆組織者,算對癥下藥,但……
德明上限很高,有尺寸,肯努力打球,視野寬廣,然而對抗和技藝的火候都有待檢驗,且在NBA之外級別的比賽,他都不太能隨心所欲地運球過人。
特勞雷有速度能突破,但籃子不穩(wěn)。
所以德明首發(fā)、特勞雷替補也不奇怪:德明去打假前鋒,扮演本西或者吉迪那樣的傳球手,似乎也合理?
甚至,網隊重復選組織者,不無刷信息嫌疑:反正多刷幾個,有一個出來就值了。
——不知為啥,想到了2009年森林狼需要組織后衛(wèi),于是前六順位連選弗林和盧比奧,讓庫里去了勇士的往昔……
夏普是上季聯(lián)盟二次得分效率之首(高過瓦蘭休納斯、加福德、亞當斯、埃迪、凱斯勒、杜倫、理查茲、克林根、小薩和唐斯)——個子不高,彈跳不算好,完全是勤奮與敏銳。
如果克拉克斯頓走了,也許夏普能打出一個場均兩雙賽季?沖擊前場籃板王,把卡姆投丟的球都點進去?
21世紀初,新澤西網連進總決賽時,隔壁紐約陷入低谷,紐約媒體唉聲嘆氣,說尼克斯和網隊注定無法同時輝煌;如今尼克斯終于疑似要回復1990年代榮光了。
而網隊……
一邊新秀摸彩,一邊期待未來,一邊打著球等著傳緋聞。
也許有哪個球隊如去年國王兜售??怂顾频?,肯低價出人。
也許有哪個奪冠球隊想把多余的明星出掉,換一個克拉克斯頓來加強內線。
也許——千分之一的可能——雄鹿忽然發(fā)癲,說“布魯克林把所有選秀權給我,我們給你揚尼斯!”
誰知道呢?
當然,緋聞不一定是球隊交易。
無責任猜想下季網隊新聞:
“2025年11月:德明和特勞雷發(fā)揮神勇!”
“2025年12月:克拉克斯頓陷入交易流言!”
“2026年1月:克羅尼某場比賽進了5個三分球蓋了5個帽!”
“2026年2月:正在沖擊全明星的小波特及其女伴在街上被另一個美女當街逮住吵起來了!”
小波特自從離開掘金后,莫名其妙放飛自我。夏天不少新聞,都和女生有關系。
他下季在紐約度過,環(huán)境和科羅拉多大不相同。
2017年,小波特拿到麥當勞全明星MVP時,被認為是全國前二的高中生。然后就是大學受傷做手術,曾被認為有望成為狀元的他,2018年第14位入行,第一年沒打球;三年級剛打好了拿到大合同,又受傷整季。
都知道他208公分、高中時就是全國頂尖射手,還有一手杜蘭特式的“我就在你面前投了你干擾得到嗎”的跳投,但防守(高重心)對抗(運球一碰就歪)和出球,老是起起伏伏。
2021年,他還說,他最喜歡的球員是杜蘭特和庫里,他希望自己的角色是“杜蘭特+揚尼斯”來著。
過去這個夏天,小波特不停念叨,說女性是 “他的軟肋”,上帝通過他與女性的關系來考驗他。
下季,他有機會證明:
自己到底是杜蘭特+揚尼斯?
還是個會被女孩子困住的小男生?